5月25日是世界预防中风日。中风又叫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病。在我国,每12秒钟就有1位中风新发患者,每21秒钟就有1人死于中风。中风以“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四高特点让人谈之色变,并且年轻化趋势明显。今天,小编就中风相关问题走访了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学科主任游咏教授。
那么中风究竟是个什么病呢?游教授介绍,它是各种原因导致脑血管堵塞或破裂而引起脑损伤的一类疾病,又称为急性脑血管病。换而言之,就是脑部的血管出问题了。
虽然“中风”更常见于中老年朋友,但是现代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被“脑中风”找上了。
中风的信号
中风征状视乎发生病变的位置及其损害程度,常见病征有:
突然头部眩晕,走路不稳(后循环中风);
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或手脚麻木;
突然出现黑朦,视物模糊;
突然出现剧烈头痛,或者是与平时不同的头痛(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突然吐字不清,或口角歪斜、流口水;
突然不能讲话,或者听不懂别人讲话(医学术语叫“失语”);
突然身体软弱无力或活动不灵;
突然出现昏迷,喊不醒……
游教授强调,脑卒中是个可怕的“杀手”,快速而准确诊断疾病,摸清敌情,才能因病施治。如何快速识别脑卒中,请牢记“中风120” 三步识别法:
1看 —— 一张脸不对称,口角歪;
2查 —— 两只手臂,单侧无力,不能抬;
3(聆)听 —— 说话口齿不清,不明白。
出现任何一条,都可能是中风,请立即拨打120。
中风筛查
脑卒中(中风)筛查门诊是针对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群进行筛查,更适合有高危因素的人就医。
游咏介绍,脑卒中具有难治能防的特点,早期筛查及早针对危险因素进行诊治,可有效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脑卒中筛查人群主要包括高龄,有中风阳性家族史,肥胖,高血压及低血压病人,糖尿病,心脏病,缺乏锻炼,吸烟,呼吸睡眠暂停,熬夜,失眠,高盐饮食,膳食中油脂过大,高脂血症等人群,及时筛查十分重要。
中风筛查项目
1.血液检查:血常规、凝血、空腹血糖、血脂4项(或6项)、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等;
2.血管评估:颈动脉彩超筛查斑块、脑血管彩超(TCD)等;
3.心血管检查:24小时动态血压、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等;
4.影像学检查:根据以上筛查结果,必要时可行头颅CT、核磁(MRI)、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或者DSA检查等。
中风预防
中风的发生一定是有原因的,并且是可防可控的。平时要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将脑中风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游咏提示,预防中风需要注意6点:
1.戒烟;
2.保证每周至少运动三次,每次运动时间大于30分钟;
3.均衡饮食,避免进食高胆固醇及高动物脂肪食物;
4.避免酗酒;
5.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或曾患有中风者,需定期检查和接受适当治疗,确保血糖或血压处于正常水平;
6.曾患有缺血性中风或心脏病,而又由医生处方给予预防药物的人士,应定期复诊和服药。
4.5小时缺血性中风黄金救助圈
有些家人为了患者得到更好抢救,宁愿多花时间送往大医院。游咏强调,通过呼叫急救车及时赶到最近的医院,是脑卒中患者最好的选择,脑卒中抢救有个4.5小时的窗口期,在医学上叫血管开通的治疗时间窗,在这个时间内给予溶栓药物或者血管内取栓治疗,患者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所以,时间就是大脑,更早到医院,能更好的保护大脑。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尽早治疗导致出血的动脉瘤,也是减少复发和死亡的必要手段。
中风治疗
尽早开通闭塞的血管是缺血性中分的治疗原则,目前有效的方法有r-tPA静脉内溶栓治疗和血管内手术治疗(也称血管内血栓清除术)两种;出血性中风的有效治疗主要包括血管内介入手术和开放性手术(也叫开颅手术)。现实中,我们可以见到很多脑梗死病人经过治疗后完全恢复几乎不留后遗症的病例,最关键的因素仍然是时间、技术。
中风康复
中风病人在度过危险的急性期后,后遗症的恢复,包括瘫痪肢体的功能恢复和高级认知能力的康复,康复治疗应该在生命体征平稳时就开始,并且贯穿疾病治疗的始终,与药物和手术治疗同等重要。综合性的治疗能使后遗症减少到最低程度,降低中风的病残率。
许多患者中风后会出现记忆力减退,辨不清楚方向,甚至忘记服药,导致病情复发。因此建议患者每三个月要进行认知功能的评估,发现问题尽早干预。
文章链接:https://www.ehnjk.com/article/1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