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肿瘤内科,收治的大多是肿瘤晚期患者。他们大多都经历过肿瘤患者巨大的心理冲击,或无法接受、怀疑愤怒,或郁郁寡欢、终日不语,或不服天命、积极乐观。而王琳的任务,就是努力延长他们生命的长度,拓展生活的宽度,让他们活得更有质量。如何让中晚期患者与肿瘤“和平共处”,长期“带瘤生存”,也成为了王琳不竭奋斗的动力源泉。
一路前行 只为让患者有“光”
“肿瘤晚期不代表生命的终结,只是按下了暂停键。”王琳始终坚信这一点。
王琳是海南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的科主任,今年10月被聘任为医务部部长。王琳出生在青海西宁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工程师。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五岁时母亲患病,时好时坏,严重时生活都难以自理,父亲便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也担起了王琳的抚养。
面对家庭的变故,王琳也变得懂事勤奋,学习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看到被疾病困扰的母亲,从医的种子悄然在王琳心底埋下:“高考志愿我填的全是临床医学,我想通过专业的力量,为自己的母亲解除病痛,为更多患者解除痛苦。”
2004年,王琳东南大学肿瘤学硕士毕业后,怀揣着一份对海南的美好愿望,带着一颗赤忱的心,王琳踏上了海南这片热土,由此开启了他在海南省人民医院长达17年的从医之旅。
2011年,王琳到访美国犹他大学Huntsman肿瘤中心任高级访问学者;2018年,获得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肿瘤学博士学位。一路走来,王琳不断攀登、不断突破,在医学的道路上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和斗志。他潜心研究、瞄准前沿,只为让肿瘤患者赢得更多的生命时光。
王琳参加学术讲座
提及抗肿瘤手段,王琳表示,随着时代进步,抗肿瘤治疗方法不再停留于过去单纯的外科手术、化疗、放疗等手段,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肿瘤诊治过程中,这使得抗肿瘤的整体疗效大幅提升,部分肿瘤能够完全治愈。同时,患者的不良反应愈来愈少,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提升。“经过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估,我们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患者会获得更好的治疗,生命周期将得到延长。”王琳说。
“肿瘤晚期也有活得长的。”王琳想起了十几年前他遇到的那位前列腺癌肺、骨转移患者。
2004年,他遇到一位70多岁曾在广州接受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到海南后,患者家属提出要延续广州医院的治疗方案。此时病人已是晚期,癌细胞已出现明显扩散和转移,家属一边几乎处于放弃治疗的心态,一边又对王琳心存怀疑。面临诸多不理解与质疑,让刚“登岛”不久的王琳感到十分困惑,“心里不是个滋味”。
但他坚信,无论如何都不能轻易放弃任何一个患者的生命。随后,他认真查阅最新学术进展,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治疗方案,尝试给予内分泌治疗及化疗的综合治疗。
王琳(右)在肿瘤内科查房
王琳的细心认真、专注负责,让患者家属逐渐打消了疑虑。一段时间后,患者骨头里的病灶明显减少,王琳喜出望外,告诉患者要继续坚持内分泌治疗。
“这个老人现在已是耄耋之年,到现在还活着,肺内的肿瘤也消失了,我们还成为了很好的朋友。”王琳感叹到,“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坚持不断学习,了解最新进展,工作多一分细致多一分准确,患者的疑虑才会更少一分。
关注心理干预 读懂患者的“心”
王琳常说,要把病人看成一个整体,治病不能局限于治生理疾病,病人心理的问题更需要引起重视。
“肿瘤晚期患者大都经历过内心的痛苦挣扎时期,从最开始的怀疑否认,到中期的悲伤、崩溃或绝望、抑郁,直至最后的情感升华,坦然接受、积极面对。无论在哪一个阶段,心理因素所发挥的积极影响,都是其他治疗方法所不能取代的。”王琳表示,健康乐观的心态、良好的依从性、密切的医患配合等,均会让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改善。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名言在肿瘤内科,显得尤为贴切。
2015年,王琳收治一位子宫内膜晚期的老年患者,癌细胞已多发转移,根治希望渺茫,前前后后约经历了七八种治疗手段。无论是手术还是化疗,癌细胞在体内始终无法被清除,且时常会复发。由于无法持续承受化疗带来的痛苦,患者一度想停止治疗,自暴自弃,身体每况愈下。
“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患者心如死灰的神情、家属迫切希望得到救助的目光,让王琳感到身上的担子愈加沉重。随后的一段时间,王琳每天带领肿瘤团队不断优化一线治疗方案,努力提高救治质量,改善患者生存预后。
“有没有哪里不舒服,今天食欲怎么样?”“您儿子那么孝顺,一定要吃好睡好才能好得快!”查房时,他对待患者总是十分贴心、细心和耐心,常常与患者拉家常,帮助患者走出悲观,克服化疗恐惧。在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王琳团队又融入了舒缓疗护,包括止痛、心理干预、营养改善、康复运动等方面的照护,在人文关怀方面做到了无微不至。
在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患者心态逐渐转变,不再沉溺痛苦,不再消极沉闷,转而积极配合治疗,阳光乐观生活。“我们的关怀让患者可以坦然面对死亡,患者这面镜子也反射出我们医者内心品德的光芒。”王琳说,虽然患者逝世了,但比起原本预期不到1年的存续期,患者整整又多活了6年,而且积极乐观。
规范化诊疗 减轻患者的“痛”
2013年,王琳借鉴国际疼痛管理先进经验,引入了“无痛病房”理念,通过建立完善的疼痛评估体系、多模式镇痛、个体化镇痛等新方法,使患者安全、舒适地度过围手术期和功能康复期。
2017年,全省癌痛规范化诊疗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启动,王琳带队到文昌、琼海、临高等地,对基层医师开展肿瘤癌痛规范化治疗培训,对县级医疗机构进行系统性、规范化、全方位的诊疗指导,提升基层肿瘤癌痛的诊治能力。
肿瘤患者对化疗的反应尤为强烈,十分敏感甚至恐惧,尤其是恶心、呕吐引起的不适感会带给患者及家属难以承受的躯体体验,对肿瘤患者的饮食造成显著影响,同时对患者的情感、社会功能都会产生明显的负面作用。
王琳回忆起曾经一位对不良反应特别敏感的恶性肿瘤患者,即使通过治疗,肿瘤病灶已明显缩小,但其脸上依旧沉重,对病情的减轻丝毫无感。“哪怕一点点的反应,他都难以接受。”这让王琳陷入了深思。
如何改善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保证化疗顺利,对肿瘤防治有着深远而重要的意义。2019年9月,在医院医务处的指导下,王琳牵头创建的肿瘤CINV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高分通过核查验收,全省首家“CINV规范化治疗无呕吐示范病房”就此诞生。
王琳说,在“无呕吐病房”,患者在化疗期间不会发生呕吐或严重呕吐,自理能力也不会太受影响,可顺利完成化疗,恐惧感将大为减轻,这增强了患者抗癌的信心。
这两年,王琳还积极借助博鳌乐城先行区的区位优势和政策红利,让许多肿瘤患者无需远赴海外或是漫长等待,在海南乐城就能用上最新的国际抗癌药物。今年4月,在有关部门的积极协调下,王琳在博鳌研究型医院,仅花了一周左右的时间就帮助1名非小细胞肺癌伴脑、骨等多发转移的患者申请到一款新型靶向药物,及时控制住了肿瘤恶化的风险,使患者无药可治的燃眉之急得以有效缓解。
王琳主任医师团队在博鳌研究型医院(前期运营)查房
除此以外,肿瘤内科还承担着全省药物临床试验的重任。自2014年获批为国家级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肿瘤专业后,科室已开展及拟开展35项国内外高水平的临床试验,严格遵照GCP原则,以患者利益为先,坚持科学精神,加强与省外高水平诊疗机构的联系及沟通,注重培养年轻医生的临床科研能力。
“我国某些癌症的晚期初治率相对某些发达国家而言较高,究其原因就是许多老百姓对癌症的早期筛查认知度不够,自我体检的健康意识不强。”对王琳而言,提高群众早筛、早诊、早治的意识比任何一种治疗方式都更为重要。他也信守着最初的诺言,一直在防癌抗癌这条路上坚守着,竭力为迷雾中的肿瘤患者寻找“生门”,让“肿瘤医生没有患者朋友”的揶揄不再成为现实。
文章链接:https://www.ehnjk.com/article/1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