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滥用抗生素?小心无药可用!

不管是感冒还是头痛,生活中,不少人只要身体一有问题,第一反应就吃阿莫西林或者头孢(抗生素)。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长期滥用抗生素很可能会在身体培养出“超级耐药菌”,预计到2050年,全球每年将有1000万人死于超级耐药细菌的感染。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的第3周确定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今年的主题为“扩大认知,遏制耐药”。为何微生物耐药现象多发?这真的会让人“无药可用”?人类有哪些应对措施?海南省人民医院医学检验中心主任高小玲为大家答疑解惑。

人们对抗生素的名字可能并不陌生,但对其作用却不一定清楚。

高小玲解释,抗生素,作为一种能够杀死细菌从而减少感染的药物,被誉为人类医学史上最伟大的发现。在抗生素发现之前,人类面对细菌感染束手无策,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熬”过去。但是抗生素的出现,终结了这段苦闷的历史,全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将近8岁。

“然而,随着环境中抗生素污染和生活中抗生素滥用两个问题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微生物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高小玲说,抗微生物药物被广泛应用在畜牧水产养殖、农业生产、环境治理、医疗机构等各个领域。没有被降解的药物通过粪便、尿液、废料、废水等被排放到水体、土壤和空气中,抑制或杀死了敏感的微生物,促进了耐药微生物的生长,打破了生态的平衡,造成了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超级细菌”“超级真菌”不断涌现。

近年来,抗微生物药物耐药的话题频频见诸媒体报道。有专家表示,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免疫力下降导致疾病增多使耐药现象增多,人口密集、交通网络发达导致疾病更易传播等原因加剧了耐药性的传播,让这一问题更加突出。

使用抗生素治疗流感和普通感冒等病毒性感染,正是一种因认知不足而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现象的常见行为。根据2018年一项对两万多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在一年中因普通感冒就诊,70%的学生服用了抗生素,而90%的人表示要尽可能获得并使用抗生素。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危及生命感染的最后手段,对此类药物的耐药性已传播到世界各区域;对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的一线药物耐药非常普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者与非耐药感染者相比死亡概率高64%……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系列事实,描绘了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问题的严峻现实。

还在滥用抗生素?小心无药可用!

新的耐药机制不断出现并在全球传播,防治感染的有效抗微生物药物缺乏,正在威胁着人们治疗普通传染病和重大疾病的能力,给患者带来极高风险。联合国2019年发布的一份报告说,如果不采取行动,到2050年,耐药性疾病每年可能导致1000万人死亡;到2030年,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问题可能会使多达2400万人陷入极端贫困。

微生物耐药让药物失效,药物研发相当于在和微生物的变异赛跑。然而,新药研发并非“一帆风顺”。

“超级细菌的传播速度非常快,远远超过抗生素的研发速度,目前研发一款新的抗生素基本需要10年时间,成本投资10亿美元,但是从新抗生素上市到临床使用,再到出现耐药菌仅仅只需1年时间,因为新抗生素的研发成本高,耐药菌迅速出现及蔓延,让很多研发药企纷纷撤离抗生素研发领域。”高小玲表示,药企减少抗生素新药的研发投入,久而久之,可供使用的药物趋于减少,今天如果我们不行动起来,将来很多患者将面临“无药可用”。

还在滥用抗生素?小心无药可用!

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问题复杂,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越来越严重的威胁。高小玲认为,政府各部门和全社会需要协调行动,才能尽量减少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出现和传播。

据了解,全国真菌病监测网于2019年正式批准成立,是全国性真菌性疾病监测机构,肩负着监测我国真菌病病原谱、耐药性及特殊限制级抗真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的重任。今年1月,全国真菌病监测网专家委员会及质量管理中心正式成立。

为解决“无药可用”问题,高小玲认为,可聚集一批来自全球知名药企和科研机构的药物研发人员,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协同支持,整合国内外各方优质资源,可持续地开展新药研究和快速转化,与全球利益攸关方一起应对耐药性问题带来的挑战、填补企业药物研发的缺位。

那么,遏制微生物耐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做些什么?

高小玲表示,首先要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不要自行购买抗微生物药物,严格遵守医嘱,始终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微生物药物;

其次,要提高健康素养。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戴口罩、勤洗手,既可减少新冠等病毒传播,也有助于阻止耐药性的传播;

第三,规范治疗慢性传染病。艾滋病、结核病等慢性传染病的规范、全疗程治疗,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第四,向身边的亲朋好友宣传抗微生物药物知识。

文章链接:https://www.ehnjk.com/article/1213.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1月27日 下午7:14
下一篇 2021年11月27日 下午7:4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