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上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海医二院”)第100例肝脏移植手术患者顺利出院。自2018年7月31日开科以来,海医二院肝脏移植团队创造了多项省内纪录。
海医二院肝脏移植团队手术中
疾病未重视 身体亮起“红灯”
家住安徽的付先生今年43岁。10年前因血小板减少入院体检发现脾大,却未予重视。1年前因外伤后出血不止就诊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被诊断为肝硬化,后就诊中医院口服中药治疗,效果欠佳。一家人开始奔波于各大医院,此后赴上海就医,医院考虑肝硬化失代偿,门脉高压,脾大,病情危重,要救命就必须换肝。“我当时看到他身体越来越黄,精神一天比一天差,满满的都是心疼。”付先生的妻子告诉记者,“我们一直在奔波,生活的全部就是治病。”
后来一家人经过医生推荐和多方打听,2021年11月份付先生来到海医二院肝移植科就诊,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明确诊断为:硬化失代偿,门脉高压,脾大,病情危重,有明确的肝移植手术适应症。“诊断结果跟上海的医生完全一样,但通过跟李威主任的交流,他让我感觉很踏实。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更是完完全全地信任他。”患者妻子告诉记者。经过三个多月的等待,一线生机悄然而至:与其血型相容的供肝配型成功。这意味着,付先生迎来一个“起死回生”的机会——有肝源!
移植手术成功 患者重获新生
付先生身体情况已经极差,经过多学科讨论的一致意见是:肝移植是患者唯一的生存机会。“好在患者运气较好,有匹配的供肝及时出现。”2月17日中午12点10分,付先生被推进手术室。李威带领肝脏移植团队的医生,在麻醉科、输血科、手术室等兄弟团队的帮助下,克服困难,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历时近10个小时,晚上22点10分,付先生被推出手术室,转移到重症监护室。一直在门外守候的患者妻子悬着的心踏踏实实地落了地。“手术前的那几天,不仅我爱人很紧张,连我也茶不思饭不想。这次手术顺利结束,就像蒙在头顶上的乌云都散开了。
”
当然,付先生的“重生”不仅仅是靠运气好。李威告诉记者:“除了科室之间的通力合作,还有术前的精确评估、科学分析,术中的精细操作,术后的精良管理,经过近10小时手术,手术成功,患者才能‘起死回生’。 ”术后第2天,付先生拔除气管插管。术后第5天,转入普通病房。患者妻子告诉记者,非常感谢李威教授和他带领的肝移植团队给一家人带来了生机和希望,给了付先生一次重获新生的机会,“现在他的手都有了血色,手术完成后,心里感觉特别踏实。 ”付先生妻子表示,出院后还会在在海南住一阵子,定期来院复查。
开科以来 肝移植团队创下多项纪录
“本次采用的是经典原位肝移植,术中遇到了特殊的问题。”李威解释道:“手术过程中发现付先生有门静脉陈旧性附壁血栓,术中取栓手术风险高,腹腔遍布曲张血管。虽然是一个常规的肝移植,但是要做很多细节方面的处理,因为取栓容易导致门静脉系统撕裂,导致大出血,所以在分离付先生的血栓时十分谨慎仔细。”
肝移植科主任李威教授介绍,“我们开科以来,目前共做了106例肝移植手术,其中包括儿童肝移植4例和儿童活体肝移植1例,一部分是劈离式肝移植,一部分是捐献的全肝移植。患者付先生正好是第一百例肝移植患者。 ”
记者获悉,海医二院肝脏移植团队组建至今,创造了多项省内纪录,包括省内最小体重儿童肝移植、省内首例儿童肝移植、首例儿童劈离式肝移植、儿童亲体肝移植、成人危重症肝移植等。
文章链接:https://www.ehnjk.com/article/1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