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是全国房颤日,海南省人民医院举办了大型义诊活动,向患者宣讲房颤知识,预防因房颤引起的脑卒中等疾病。
图为义诊现场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现象。近年来,受人口老龄化、慢性心脏病及其它因素影响,房颤全球发病率剧增。我国是房颤卒中的重灾区,目前约有1000万人罹患房颤。房颤可使脑卒中风险增加5倍,20%以上的卒中归因于房颤,且房颤所致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第一年死亡率高达50%;第一年严重致残率高达73%;第一年累计复发率高达 6.9%。据了解我国每年脑卒中年死亡人数高达181.6万人,脑卒中通常为终身性疾患,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而且持续性的医疗费用也会给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海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乔平介绍,每个人一生中有1/4的概率发生房颤,老年、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酗酒或心梗患者都是房颤的高危人群。房颤发生时,心房不能有效地泵出血液,较容易在左心房的左心耳部位滞留,从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可随血流进入脑动脉,堵塞脑血管而导致脑卒中(俗称“脑中风”)。脑卒中是房颤最严重的危害,致残、致死率高。
图为义诊现场
由于房颤症状可能不典型,1/3患者完全无症状,部分患者直接以脑卒中作为首次发作的表现,因此被称为“隐形的杀手”。但由于公众及患者对房颤认知不足、存在误区,加上症状不明显,导致很多患者错过早期最佳治疗期,造成严重后果。乔平表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患者至关重要。她提醒,当出现心跳明显加快、心脏跳动紊乱、晕眩、呼吸困难、心绞痛等症状时,应特别注意,及时到医院接受正规救治。
文章链接:https://www.ehnjk.com/article/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