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地处海南中部地区,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66%以上,是曾经的国定贫困县,医疗资源“散、弱、小”是长期存在的短板。2018年以来,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人民医院先后开展医疗帮扶,推动保亭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使黎苗百姓摆脱了看病走不出深沟大山的困扰。
乡镇卫生院有了CT机
1月10日下午,记者从保亭县城出发,乘车沿蜿蜒山路约半小时来到响水镇中心卫生院,看到74岁的张国平、73岁的雷万秀两位老人正等在CT室门口,“我是附近金江农场职工,在响水生活了60多年,现在年龄大了,长期头疼还有高血压,听说响水卫生院安装了CT机,最近免费,就来检查一下。”张国平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新年伊始,保亭县医疗集团为响水、加茂、三道三个偏远的乡镇安装了40排螺旋CT,与县医疗集团总院开展同质化医疗服务,在全省领先。响水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王晓燕说,现在设备刚安装好,可以免费使用,以后正常检查每项收费144元,比外面要低得多。
距卫生院不远是响水河,流经镇里时落差大,河水泻下发出声响,这是响水河和响水镇的由来。虽叫响水,但响水镇深埋山中寂寂无闻,黎苗百姓出山看病十分不易。
2020年6月以来,保亭县以三亚中心医院为依托重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成立县医疗集团,采取了“1+1+9+58”模式,即:1个支撑点三亚中心医院,1个龙头保亭县人民医院,加上9家乡镇卫生院和58家村(居)卫生室、卫生服务站,整体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
响水是受益最多的乡镇之一。2020年8月,邻近的原响水卫生院、毛岸卫生院、金江医院、五指山茶场医院合并成响水镇中心卫生院。响水和毛岸两家卫生院本就弱,而金江医院和五指山茶场医院隶属于海南农垦,前些年移交地方后人才流失严重,生存都成了问题。“改革后,响水镇中心卫生院成为保亭医疗集团分院,重获新生,拥有了全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口腔科、中医科、慢病一体化管理中心、肠道诊室、B超室、心电室、DR室、CT室、医学检验科、药房、医保结算等诊疗科室,能满足一般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诊疗。还实现了远程医疗建成了胸痛救治单元,打造了乡镇15分钟急救圈,方便了患者就医。”响水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吴敏说。
“无缝连接”接续帮扶
2018年10月,保亭县政府引入三亚中心医院(省第三人民医院)开始了为期5年医共体合作;2023年10月,海南省卫健委统一部署,由海南省人民医院技术帮扶保亭县人民医院。两家医院“无缝连接”帮扶,推动保亭医改,该县成为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市县。
“针对全县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基层医疗机构“散、弱、小”服务能力不强的情况,保亭借外力、强支撑,构建紧密型医共体医疗服务体系。”保亭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万象新说。他原由三亚中心医院派驻保亭县人民医院担任书记、院长,去年三亚中心医院帮扶结束后,保亭县政府把他留下来继续担任县人民医院书记。
记者了解到,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人民医院接续帮扶,使保亭县人民医院建立了远程医疗会诊网络体系,组建了骨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眼科、康复科、老年医学科、神经重症监护病房,扩建血透室、新生儿科,先后开展新技术、新项目50余项。保亭医疗集团总院与什玲、毛感、加茂、三道、响水等分院建立急救点,实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城乡、功能完善、运转协调”的县域内急救服务网络。
如今,接续帮扶使保亭县人民医院实现了突破,消化内科获评为省重点专科。在全省对二级公立医院医疗质量联合督导检查的18个专业中,保亭县人民医院有10个专业排全省前三,其中放射专业和病理专业位居全省第一,5个专业全省第二。2023年,保亭医疗集团总院DSA导管室投入使用,填补了该县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介入治疗的空白。
改革使患者向基层回流的趋势非常明显。据保亭县人民医院提供的数据,2020、2021、2022年,保亭医疗集团总医院(县人民医院)门急诊人次同比增长分别为18.67%、5.60%、35%,住院人次同比增长分别为13.3%、18.45%、22.53%,手术人次同比增长分别为12.23%、50.12%、46.35%,其中三、四级手术之和同比增长分别25.56%、45.50%、34.32%。“2023年,保亭县医疗集团各项指标持续向好,住院人次同比增长9.60%。”万象新说。
在保亭县内,患者在基层看病的越来越多。与2018年比较,2023年保亭县乡镇卫生院住院人次、门诊诊疗人次显著提升,其中加茂分院门诊人次同比增长56%、住院人次同比增长51%。而响水、什玲、毛感、保城四家分院门诊人次同比增长分别为58%、58%、63%、75%。
文章链接:https://www.ehnjk.com/article/3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