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蚊虫叮咬莫慌张 科学防护知识为您保驾护航

金秋送爽,户外活动成为了许多人的首选。然而,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我们也可能会遭遇一些不速之客——蚊虫叮咬。被蚊虫叮咬不仅会带来不适,有时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

今天,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疾病预防控制科副主任技师索继江带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看似微小却充满学问的领域,用专业知识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在户外,常遇到的蚊虫包括蚊子、蚂蚁、蜜蜂、胡蜂以及各类爬虫等。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习性和危害程度。例如,蚊子是疟疾、登革热等疾病的主要传播者;蜱虫携带多种病原体如新型布尼亚病毒、森林脑炎病毒、伯氏书螺旋体等;“飞行的硫酸”隐翅虫能导致隐翅虫皮炎;而蜜蜂和胡蜂的蜇伤则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户外蚊虫叮咬莫慌张 科学防护知识为您保驾护航

一、蚊虫叮咬后的正确应对

1.保持冷静,观察症状

被蚊虫叮咬后,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若是隐翅虫落在皮肤上,轻轻吹走即可。观察叮咬部位是否有蜇针(蜜蜂蜇人后多留下蜇针)、肉赘或黑痣(多为蜱虫尾部),是否出现红肿、疼痛、瘙痒等症状,以及是否有全身性反应,如发热、头晕等。

户外蚊虫叮咬莫慌张 科学防护知识为您保驾护航

2.清洁与消毒

使用温和的清洁剂(如肥皂水)和清水清洗叮咬部位,然后用消毒液(如75%酒精、碘伏)进行消毒,以减少感染风险。

户外蚊虫叮咬莫慌张 科学防护知识为您保驾护航
蜱虫附着的处理方式

3.局部处理

①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冷敷叮咬部位,可减轻肿胀和疼痛。

②药膏涂抹:涂抹抗过敏或消炎的药膏,如炉甘石洗剂、地塞米松乳膏等,可缓解瘙痒和不适。

4.全身性症状处理

若出现全身性症状,如发热、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就医,切勿延误。

二、预防胜于治疗

1.穿着防护

穿着宽松的长袖长裤,裤子塞进袜子里,减少皮肤暴露面积;尽量选择浅色衣物,因为深色衣物更易吸引蚊虫。同时,可佩戴防蚊帽、手套等防护装备。

户外蚊虫叮咬莫慌张 科学防护知识为您保驾护航
防蜱虫措施,对于其他蚊虫同样适用

2.使用驱虫产品

涂抹身体可选择含有DEET(避蚊胺)、Picaridin(派卡瑞丁)、驱蚊酯、柠檬桉叶油等有效成分的驱蚊产品,因具体产品会因添加剂浓度、种类不同,导致保护时长、适用年龄不一样,使用时请参考说明书。目前国际公认最有效的成分为避蚊胺,市面上常见的避蚊胺产品浓度在10%-30%,这个范围内,浓度越大防蚊有效时间越长。10%的避蚊胺防蚊有效时间约为2小时,30%的避蚊胺防蚊有效时间约为5小时。儿童应根据实际情况尽量使用较低浓度的避蚊胺,若是小于2月的婴儿,最好选择物理方式(蚊帐等)进行防蚊虫保护。

环境驱虫可采用含拟除虫菊酯类成分的杀虫气雾剂,值得注意的是,含氯菊酯成分的气雾剂不能直接用于皮肤,可喷在衣服、装备上。

户外蚊虫叮咬莫慌张 科学防护知识为您保驾护航

3.避免高风险区域

尽量避开草丛、树林、水边等潮湿、蚊虫密集的区域,特别是在黄昏(日落前2-3小时)和夜晚时分(尤其是天亮前1小时)。

虽然大多数蚊虫叮咬只需简单处理即可,但某些情况下,如被特定种类的蚊虫叮咬或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至关重要,不要盲目尝试民间偏方或自行用药,以免加重病情。(通讯员 施施 杨金燕   图片来自网络资料)

      

文章链接:https://www.ehnjk.com/article/6403.html

(1)
上一篇 2024年10月6日
下一篇 2024年10月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