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一科起搏电生理团队成功为一名严重心律失常的高龄患者植入无导线起搏器(Micra VR)。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现已恢复正常生活。该病例是该院自主完成的首例高龄无导线起搏器手术,该技术的成功应用,标志着该院心律失常介入诊疗能力达到先进水平,实现了在起搏治疗领域的升级再突破,为众多高龄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日前,85岁的刘奶奶因活动后胸闷、心悸来到该院心血管内一科就诊。医生为其进行心电监护时,发现刘奶奶心率缓慢——正常成年人的心率范围通常为60-100次/分,而刘奶奶仅35-40次/分。考虑到刘奶奶的症状或与心律失常有关,医生进行了更为详细的检查。
原来,刘奶奶20年前患有心肌病、心力衰竭、缓慢型心律失常、高血压、糖尿病,曾植入过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而现在既往起搏器已经电池耗尽,且原电极导线有损,无法正常使用,导致刘奶奶心率过慢,时常感到胸闷、心悸。
由于刘奶奶年龄大,基础疾病多,且传统起搏器植入时间长,更换电池面临原电极导线起搏不良、起搏器囊袋血肿、感染风险较高等问题。心血管内一科李天发主任医师、黄珊主任医师、杨洋副主任医师等起搏电生理团队仔细讨论研究,根据《无导线起搏器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2)》,最终为患者选择了美敦力无导线起搏器(Micra),无导线起搏器可减少电极导线及囊袋相关并发症。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黄珊主任医师、杨洋副主任医师带领的起搏电生理手术团队于9月29日在李天发主任医师的指导下,将一枚仅有胶囊大小的Micra无线起搏器精准植入到刘奶奶心脏内。
术中无需切开胸口皮肤,而是利用递送系统将无导线起搏器送入心室,通过造影确认好最佳位置后释放。术后,监测起搏器参数良好,刘奶奶身体表面无皮肤隆起和疤痕,小小“㬵囊”已在心脏内扎根,帮助刘奶奶恢复有力的心跳。此次植入的无导线起搏器,“续航时间”长达10-13年。术后第三天,刘奶奶康复办理出院。
“心血管内一科起搏电生理手术团队历时约1小时20分成功完成此次无导线起搏器植入,这项技术的开展实现了该科起搏治疗领域的升级再突破,为患者带来生理、精准、符合人体需求的起搏。”黄珊主任医师介绍到,该院作为先进疗法的追随者,未来会继续将自身优势转化为区域优势,让更多的心律失常患者能感受到精准医疗带来的获益。
什么是无导线起搏器
无导线起搏器是集脉冲发生器与电极导线于一体的新型起搏器,是当今全球体重最轻、体积最小的起搏器,其大小类似于一粒维生素胶囊,仅1.75g重,体积1cm3,长度2.59cm,比传统起搏器体积减少93%。无导线起搏器起搏通过微创方式植入,植入无伤疤、无切口,避免了传统心脏起搏器植入入带来的“皮肉之苦”,也减少了因起搏器囊袋可能引发感染、无电极、损伤脱位等并发症,患者恢复快,在植入后几乎感觉不到起搏器的存在,生存质量将大大改善。
哪些患者可以选择无导线起搏器
根据《无导线起搏器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2)》,以下患者可以选择无导线起搏器:
①存在传统起搏器植入路径异常的患者;
②反复起搏系统感染及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
③终末期肾病及血液透析患者;
④其他临床情况或合并疾病导致患者植入传统起搏器特别困难,或是极易发生并发症。
此外,起搏系统感染风险高的患者(包括但不限于长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反复全身性感染、高龄、多种严重合并症、糖尿病等)应考虑植入无导线起搏器。
无导线起搏器植入后的管理及随访
①无导线起搏器的程控随访流程和传统起搏器相同。其随访周期应为出院前,植入后1、3、6、12个月,以后则按每半年至1年随访1次,当接近电池耗竭时,应增加随访频率。
②无导线起搏器在植入6周后方可行磁共振检查(1.5 T/3.0 T),应对起搏器进行参数调整并与放射科医师确认扫描的要求。扫描后应再次对起搏器参数进行测试,并关闭磁共振扫描模式。(朱厚玲)
文章链接:https://www.ehnjk.com/article/6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