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不能乱吃—药师教你认识药物性肝损伤

常言道“是药三分毒”,使用药物预防或治疗疾病的同时,还要注意到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或毒性。我国由于人口众多和药物使用普遍,有些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明显。尤其是许多人未经过正规治疗,自行服用感冒药、保健品、中草药导致药物性肝损伤,而大众对于药物性肝损伤的认识普遍不足。作为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消化专业临床药师,今天陈怡君主管药师教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分辨和预防药物性肝损伤。

什么是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中药等药品,以及天然药物、保健品、膳食补充剂等产品,或其代谢产物、辅料、污染物、杂质等所导致的对肝脏结构和功能的损害。药物性肝损伤是重要的药物不良反应,严重的话可导致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

哪些药物会导致药物性肝损伤?

可导致肝损伤的药物有1000种以上。常见药物包括中药、膳食补充剂、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等。

(1)中药、膳食补充剂

中药常被视为“天然无害”的良药。但由于其植物成分混淆,外源性污染,故意掺假等多种因素,某些中药可能导致肝损伤。引起肝损伤的常见中药有何首乌、雷公藤、淫羊藿等及其汤药或中成药。

膳食补充剂是一种口服的,包含一种或多种营养成分的产品。含绿茶提取物、藤黄果或酵素等成分的保健品和膳食补充剂可能会造成肝损伤。

药不能乱吃—药师教你认识药物性肝损伤

(2)非甾体类抗炎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广泛用于多种疾病。长期或大量使用可能导致肝脏损伤,多表现血清转氨酶升高。肝损伤通常见于治疗最初的6~12周。代表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等。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常见于多种非处方药,尤其是感冒药中。大剂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会引起急性肝损伤,通常在用药后的24至72小时出现。值得注意的是,若短时间内重复服用多种不同品牌的感冒药,会导致对乙酰氨基酚摄入过量,进而引起肝损伤。

(3)抗结核药物

国内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9.5%~10.6%。代表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抗结核药物导致的肝损伤通常发生在治疗的前两个月。抗结核治疗往往需要多药联合,肝毒性发生率比单药治疗时明显增加。

(4)抗肿瘤药物

抗肿瘤药物是药物性肝损伤的重要病因。无论是传统的化学治疗药物、靶向药物、还是新近上市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都可能导致肝损伤。代表药物有奥沙利铂、甲氨喋呤、环磷酰胺等。

近年来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特瑞普利单抗等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引起广泛关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肝毒性通常发生在开始治疗的 4~12 周或 1~3 个周期后。与传统抗肿瘤药物导致的肝损伤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肝毒性为免疫介导的肝损伤,可能与免疫过度激活有关,造成类似自身免疫性的炎症反应。

3.如何判断药物性肝损伤?

近期尤其是6个月内是否使用过可能导致肝损伤的药物。从症状上看轻度的肝损伤可能不会有症状。然而重者则可出现黄疸,如全身皮肤和/或巩膜黄染、尿色加深等,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肝区胀痛及上腹不适等症状。胆汁淤积明显者可出现黄疸、大便颜色变浅和瘙痒等表现。

药不能乱吃—药师教你认识药物性肝损伤

4.出现药物性肝损伤,我们应该怎么办?

及时停用可疑药物,必要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肝损伤治疗药物,如异甘草酸镁、双环醇,肝损伤治疗药物使用不是越多越好,一般不推荐 2 种及以上药物联合应用。

5.如何预防药物性肝损伤

(1)已知有肝毒性的药物,来路不明,成分不清的食品、中草药、保健品、补品、土方都具有很大潜在风险,应尽量避免服用。必须用时要监测肝功能。

(2)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超剂量、超疗程、重复用药。

(3)如果近期服用药物之后出现乏力、恶心、胃口变差、腹部不适以及皮肤巩膜变黄、尿色加深等症状,请及时就医检查。(陈怡君 陈玉婷 余斐)

文章链接:https://www.ehnjk.com/article/6879.html

(0)
上一篇 2024年10月30日 上午10:18
下一篇 2024年10月30日 下午10: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