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心脑血管疾病,大多数人也许会想到这是一种老年病,但据中国心血管疾病最新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持续上升,且呈年轻化的趋势。心血管疾病成了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每年因病死亡人数在全球超过了1700万人。
近日,记者专访了海南省知名心血管专家、海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成美国际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郑茵教授。郑茵指出,发生心脑血管疾病,与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酗酒、肥胖、缺乏运动、不合理膳食等危险因素息息相关。因此,人们在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上,一定要尽量避免这些危险因素。
如何预防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对此,郑茵从控制“三高”、合理膳食、坚持规律运动等三个方面,为人们日常做好自我健康管理,预防血管硬化、老化支招献言。
五种常见原因加速血管老化
郑茵介绍,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和脑卒中,这两种病虽然发生的部位不同,但其发病机制非常相似,都属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在我国,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吸烟是加速血管老化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四种常见原因。
同时,随着办公信息化、膳食丰富和体力劳动减少等原因,使得超重和肥胖症的患病率都在快速增长。肥胖对健康的危害,尤以导致心血管系统损伤,对生命的威胁最为严重。因此,肥胖是疾病的先兆,衰老的信号,是健康长寿的大敌,应坚持不懈地控制体重。
探究其原因,郑茵认为,当代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学业紧张、熬夜、不科学的膳食安排、缺乏活动、吸烟等因素,导致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加速了血管的衰老。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喜欢“宅”,习惯点外卖吃,存在着许多健康隐患。一方面久坐不动,容易导致肥胖;另一方面,外卖食品相对含有高盐、高脂、高油等问题,不益于身体健康。
心脑血管疾病愈加“青睐”年轻人
郑茵提到,心脑血管疾病已不再是老年病,它越来越多地“青睐”年轻人。近年来,我国2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逐步上升,呈年轻化的趋势,特别是35岁至44岁人群发病率上升幅度最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年龄不到60岁者超过半数,且中青年心肌梗死发病者10%左右表现为猝死。
探究其原因,郑茵认为,当代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学业紧张、不科学的膳食安排、缺乏活动、吸烟等因素,导致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加速了血管的衰老。
因此,预防发生心脑血管病,必须要从青少年开始重视,及早发现危险因素,采取综合防控。
三方面做好保护 预防血管硬化和老化
郑茵指出,只要保护好动脉血管,就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特别要做到控制“三高”、合理膳食、坚持规律运动等三大方面。
控制“三高”,是预防血管硬化的基础。郑茵认为,尤其年轻人,要控制饮食、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运动、控制体重,不酗酒、不抽烟,这样才是避免胆固醇过高、血糖高、血压高的基本有效措施。其中,吸烟被界定是一种慢性疾病,危害吸烟者自身及其他人的健康,应当全面提高对戒烟干预的认识,提倡任何时间戒烟都不算迟。
另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等慢性病的患者,都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坚持长期治疗,以降低血管内皮受损的风险。一定做到该治疗就要治疗,该用药就要用药。
合理膳食,预防血管老化。郑茵认为,合理膳食有利于控制心脑血管病的发展。她建议做到“一调整”“二维持”“三控制”“四增加”。一调整是指调整进食的顺序,可先进食水果后进食饭。二维持是指维持高纤维食物摄入,维持食物多样化。三控制是控制肉类、油脂、盐的摄入量。四增加是指增加水果、奶、谷物和薯类食物。
防治血管老化,运动是良医。郑茵介绍,坚持有规律的运动,可以很好地减缓血管老化。运动方式可采取有氧运动为基础,阻抗运动和柔韧性运动为补充。步行是最安全有效的有氧运动之一,大家也可根据自己的年龄、病情、体力、个人爱好选择其他一些适合的中低强度运动。
郑茵表示,远离疾病的关键在于预防,而预防的关键就在于自我保健。人人都有责任,同时也有权利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健康无法单凭医疗保健系统和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来实现,个人必须通过自我保健,充分参与到自我健康管理中来。
文章链接:https://www.ehnjk.com/article/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