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孩子腿痛难忍 海医一附院专家用“针”除疾

近日,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海医一附院”)成功为一名饱受左小腿疼痛折磨的8岁患儿实施了超声引导下左小腿动静脉畸形射频消融术+泡沫硬化治疗术。术后,患儿症状显著缓解,恢复良好,这一成功案例为脉管畸形患儿带来了新的希望。

该患儿左小腿肿胀疼痛已持续半年之久,即便在休息时也未能缓解,行走时更是疼痛难忍,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焦急的家长带着患儿来到了海医一附院脊柱外科就诊。入院后,医院迅速响应,组织介入超声与日间中心进行会诊。经过郭建琴主任的详细询问与超声评估,患儿被初步诊断为左下肢脉管畸形,并随即转入介入超声与日间中心接受进一步治疗。

进一步的检查结果显示,患儿左侧腓肠肌存在动静脉畸形,病灶大小约为50mm×13mm×26mm。脉管畸形是一种先天性疾病,生来便存在发育不良的畸形血管团,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扩张,可能导致疼痛、出血、致畸、肢体功能障碍、局部皮温异常、局部缺血溃疡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考虑到患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且病情已对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困扰,治疗刻不容缓,且需在治疗过程中达到保容、保功能的目的,郭建琴主任团队对该患儿的治疗高度重视。面对病灶位于肌间、与周围组织关系紧密、畸形血管错综复杂的挑战,郭建琴主任带领团队精心制定了术前检查方案,并组织了深入的术前讨论。通过核磁共振检查、CTA及超声检查等手段,团队仔细辨别了供血动脉、回流静脉,精准掌握了瘤巢与周围组织血管神经的关系,为患儿量身定制了个体化治疗方案及风险防范预案。

在充分沟通并取得患儿家属的同意后,手术于2023年11月16日实施。手术过程中,郭建琴主任应用人工注射盐水隔离技术等先进手术技巧,有效预防了周围重要组织血管神经的损伤。仅历时35分钟,便基本灭活整个瘤巢。术后患儿疼痛感当即明显缓解。

术前可测及动静脉频谱,术后即刻超声造影提示:左侧腓肠肌动静脉畸形内未见造影剂灌注,呈”空洞”改变,达完全消融

三个月后,又进行了超声引导下左小腿动静脉畸形泡沫硬化补充治疗。术后5个月复查超声,结果显示病灶已缩小至27mm×8mm×13mm,无血供,完全灭活,患儿症状彻底消失,行走蹦跳均无疼痛感,重新恢复了往日的活泼。

三个月后,患儿又接受了超声引导下左小腿动静脉畸形泡沫硬化补充治疗。术后五个月复查结果显示,病灶已显著缩小至27mm×8mm×13mm,且完全无血供,达到了完全灭活的效果。如今,患儿已彻底摆脱疼痛困扰,行走蹦跳均自如,重新焕发了往日的活力。

国际血管畸形研究会(ISSVA)将传统的 “血管畸形”分为血管肿瘤和血管畸形。血管肿瘤源于内皮细胞增殖,而脉管畸形则是胚胎发育期间血管发育异常所致,内皮细胞无增殖性,不会自行消退。脉管畸形可进一步分为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淋巴管畸形、毛细血管畸形等,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1.5%,无明显性别差异,可发生于全身各处。多数脉管畸形在儿童期即可确诊,这一时期若能得到妥善处理,便能有效控制病变的快速生长及预防后期并发症;反之,则可能引发难以处理的并发症和功能损害。

8岁孩子腿痛难忍 海医一附院专家用“针”除疾

郭建琴主任团队正在实施“左小腿动静脉畸形射频消融术+泡沫硬化治疗术”

传统手术切除脉管畸形病灶区域时,极易损伤周围神经,导致严重后遗症。近年来,郭建琴主任团队在国内率先采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联合硬化治疗术治疗脉管畸形,取得了良好成效,降低了风险与并发症。该技术利用射频消融的热效应和聚桂醇的硬化作用,精准毁损病灶,避免了聚桂醇超安全剂量应用及风险部位消融造成的热辐射损伤,具有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小、无毒性、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疗效佳等诸多优势,为脉管畸形患者提供了新选择。

文章链接:https://www.ehnjk.com/article/7573.html

(0)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