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高龄心脏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患者,经过海南成美医院多学科诊疗+心脏康复治疗后,成功度过危险期,焕发“心”动能。
目前,患者恢复良好。
高龄患者,病情一波三折
近一年来,87岁的陈奶奶反复出现了胸闷、心慌的情况。今年10月,从北京来海南过冬的陈奶奶还出现双下肢伴轻度浮肿,身为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务工作者,陈奶奶的儿子立即意识到,母亲的心脏可能出现了问题,完善相关检查后,陈奶奶确诊房颤合并心功能不全,立即在外院进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术后因有贫血、营养不良等等,陈奶奶慕名来到海南成美医院心脏康复科进一步行心脏康复治疗。
转入心脏康复科后,海南知名心脏康复专家、海南成美医院副院长郑茵教授团队给予详细的检查和评估,发现股动脉穿刺点有肿胀、瘀斑、疼痛不适,经多次行床旁下肢血管彩超确诊为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且随着血肿逐渐增大,贫血加重,血色素低至4.6克,同时因肢体肿胀明显,患者活动受限,只能卧床。
郑茵教授介绍,疼痛、卧床、贫血、低钾等症状极可能诱发患者心衰急性发作、房颤复发。同时,患者为房颤射频消融术后,需抗凝治疗,但是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情况又不能抗凝治疗,会大大增加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这让陈奶奶的治疗陷入两难的抉择,情况一度危急且十分复杂。
多学科诊疗,患者加速康复
结合陈奶奶复杂的病情,治疗方面的种种矛盾,郑茵教授和心脏康复科副主任舒悦,启动了全院“MDT”(多学科会诊),邀请了介入科、康复医学科、营养科、超声科等专家,共同为她制定了稳妥的分步骤诊治方案。
治疗过程中,根据“先急后缓,先重后轻”原则,首先介入科专家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股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治疗,在严密的监测下,给予抗心衰、防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以及输血和营养支持治疗。
在如何保证“动”起来,而又不加剧出血的综合考量下,心脏康复治疗团队结合陈奶奶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尽早进行心肺功能及床旁抗阻训练等康复治疗。
经过多学科综合治疗、个性化的康复训练以及精心的护理,仅一周多时间,陈奶奶心功能明显得到改善,恢复了自主生活能力和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陈奶奶对心脏康复治疗团队赞不绝口:“现在年纪大了,原以为恢复会很慢,没想到才一周就能下床活动了,太感谢你们了。”
心脏康复,焕发“心”动能
郑茵教授介绍,陈奶奶能这么快从心脏手术中恢复过来,得益于接受专业的心脏康复治疗。以往的惯性思维会认为,心脏疾病患者宜静养为主,殊不知,现代运动医学早已表明,专业心脏康复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还能够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尽可能恢复到之前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心脏康复是一个综合性的医疗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包括了必要的医疗治疗,还涵盖了运动训练、营养指导、心理(含睡眠管理)、戒烟和社会支持等多个方面。通过科学系统的康复训练,患者的心脏功能可以逐渐得到恢复,心肌的供血和供氧能力也会相应提升。
那么哪些患者适宜进行心脏康复治疗呢?郑茵教授表示,只要患者不处于疾病急性发作期,大部分的心血管病患者,在心脏康复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都适合开展不同程度的心脏康复治疗,如:慢性心力衰竭、冠脉支架术后、冠脉搭桥术后、缺血性心脏病、外周动脉疾病、不适合外科干预的高危心血管疾病、终末期肾病,以及心肺运动受限等人群均可以进行心脏康复治疗。
此外,虽无心血管疾病,但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人群,如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焦虑抑郁者及亚健康人群,均可以从心脏康复治疗中获益。
日前,海南成美医院心脏康复科已正式开科,科室配备专业的心肺运动评估仪、六分钟步行试验、气囊式体外反搏仪、人体成分分析仪、功率踏车、抗阻训练器等精良设备,可获取患者运动前、中、后全过程的生理参数监测,有效评估患者心肺功能,医务人员根据被检测者运动时的数据和状态,从细节中发现问题,为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病前预防和病后康复个性化方案。(黄妃 许伟国)
文章链接:https://www.ehnjk.com/article/7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