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20日,我们将迎来大寒节气,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大寒同小寒一样,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根据中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在北方地区大寒节气是没有小寒冷的;但对于南方大部地区来说,最冷是在大寒节气。大寒在岁终,冬去春来,大寒一过,又开始新的一个轮回。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师钟军华表示,大寒节气,寒潮南下频繁,海南气候特点为温差波动大,养生问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起居要保暖
古语有云“大寒大寒,防风御寒”,大寒时节注意防寒防风,衣着要随着气温变化而增减,手脚易冻,尤其应注意保暖。尽量避免在早晨和傍晚出门,因为一般昼夜温差较大,人体容易受寒,引发疾病。在大寒节气,更应做足保暖功课。重点部位就是腰、膝、双脚,尤其是经期,要添加衣物,适当饮食温补。
2.多睡1小时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此时正值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冬季,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当缓慢的时候。大寒养生要顺应冬季“藏”的原则,最简单的方法是早睡晚起,每天多睡1小时。早睡可以养人体的阳气,晚起可以养阴气,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从而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对于上班族特别提倡早睡1小时。老年人尤其要注意不宜过早起床,晨练要推迟一些,最好待日出后再出门。早晨寒气生发,有时还有雾气,极易寒邪侵入。
3.睡前泡脚 拒绝寒从脚下生
“寒从脚起,冷从腿来”,人的腿脚一冷,全身皆冷。在冬夜入睡前,可用热水或药汤先泡泡脚,以达到畅通血脉、改善睡眠质量的功效,尤其是对那些经常在夜间看书、写作、久坐到深夜的人,临睡前更应热水泡脚。每天坚持用热水泡脚,可以疏通经络,解表散寒,缓解手脚冰凉,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脑部供血。
4.运动养生
冬季可循序渐进地进行一些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跳绳、踢毽子、打太极拳等,既运动了肢体,也加强了气血循环运行,使气血旺盛,气机通畅,血脉顺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温暖。中、老年人可在居室中坚持脸部、手部、足部的冷水浴法,来增强机体的抗寒能力。大寒时节的运动应注意适宜、适度,同时室外活动不可太早,待日出后再进行为好。建议女性经常跳绳,“跳绳是很好的有氧运动,让肢体很快热起来,而且气血循环也得到了加强”。气血旺盛,自然四肢就不容易发凉,身体含氧量高,也有利于滋养脏器及大脑。有的人膝关节不好,可以改为原地踏步,跺着脚走,对于改善足部血液循环立竿见影。
5.情志养生
要保持心情舒畅。所谓“暖身先暖心,心暖则身温”。意思是说心神旺盛,气机通畅,血脉顺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温暖,方可抵御严冬酷寒的侵袭。因此在大寒时节,我们应安心养性,怡神敛气,尤其是老人家,精神调养应注意避免过喜或伤心,减少心脑疾病的发生。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心境平和,使体内的气血和顺,不扰乱机体内闭藏的阳气,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6.饮食调养
大寒的饮食应遵守保阴潜阳的饮食原则。今年春节正好处于大寒节气,春节期间由于亲朋好友聚会增多,难免人们会暴饮暴食,故饮食上还是要注意。饮食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使肾气坚固,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宜热食,防止损害脾胃阳气,但燥热之物不可过食,食物的味道可适当浓一些,要有一定量的脂类,保持一定的热量。此外,还应多食用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油菜、菠菜等。另一方面,大寒时节仍然是冬令进补的好时机,重点应放在固护脾肾,调养肝血上,进补的方法有二:一是食补,二是药补。“药补不如食补”,应以食补为主。偏于阳虚的人食补以温热食物为宜,如羊肉、鸡肉等;偏于阴虚者以滋阴食物为宜,如鸭肉、鹅肉、鳖、龟、木耳等。
- 养生药膳–当归生姜羊肉汤
【材料】羊肉500克,当归20克,生姜30克、葱花、香菜
【做法】
1)羊肉切大块,提前用清水浸泡半小时,尽可能地冲洗掉血水。然后烧开水汆烫一下,捞出备用。
2)生姜洗净,不去皮,切片。
3)把羊肉、当归、生姜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煲汤,大火煮沸后,小火煮1~1.5小时,出锅时加盐调味。
4)葱花、香菜切碎,撒到热气腾腾的汤里,同时推荐大家再撒点胡椒粉
新的一年在大寒期间来临,我们要做好这辞旧迎新的准备。之后新的节气又将周而复始。我们只要掌握好正确的、对应节气特点的养生方式,就能拥有健康一年。
中 医 科 简 介
中医科成立于1973年,是我院第一批成立的临床科室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个集临床、教学、科研、养生保健于一体,综合能力较强的临床科室。中医科是“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国家级中医肝胆病重点学科”及“海南省中医老年病科重点专科”。同时还是海南省中医药学会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委员会、海南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海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现为现为国家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肝胆病学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南方中西医结合老年病防治联盟单位、华南中医妇科联盟单位和岭南生殖医学中西医结合学术联盟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华南区肝病联盟单位。
目前拥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3个,首届中医药高等教学名师1名,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导师4名,首届海南省名中医1名,海南省第一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下基层师承项目指导老师9名,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4名,青年岐黄学者2名,全国中医药创新人才1名。海南省领军人才3名,海南省南海名家2名。目前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项,省厅级课题30余项。
科室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以中医传统理论为基础、以提高医疗质量及临床疗效为核心,在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药、针灸双学科联合优势,采取中药内服外治法并用的基础上,注重中西医结合,采用现代检查手段及方法,为患者解决多种病痛困扰如:肝胆脾胃疾病(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慢性胃肠炎、消化性溃疡等)、综合内科疾病(如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心脑血管病、肾病等)、妇科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症、更年期综合征、月经失调、不孕症等)、骨科疼痛类疾病(如颈腰椎病、骨性关节炎、韧带损伤等)、皮肤科疾病(如带状疱疹、急慢性荨麻疹、痤疮、黄褐斑、湿疹)等。临床中积极开展各种特色疗法,如特色中药熏洗疗法、特色中药粉剂贴敷疗法、针灸治疗、耳穴贴敷、梅花针、中频脉冲电治疗、三伏贴、火罐、刮痧、蜡疗、空气压力波、雷火灸,以及黎族特色草药熏蒸浴及藤灸等外治法,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多、更优质中医特色医疗服务。(钟军华)
文章链接:https://www.ehnjk.com/article/7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