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3月6日下午,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海医二院”)成功举办学科高质量发展大会——移植医学学科专场。大会汇聚国内外器官移植领域顶尖专家,围绕异种器官移植前沿技术、生物安全研究及学科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推进我国器官移植学科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会议由海医二院副院长陈焕雄、副院长李杰、副院长曾越灿分段主持。



聚焦国际前沿
顶尖专家共话异种移植突破
会议特邀国际权威专家进行专题授课,分享全球最新研究成果。

国际异种移植研究领军人物Leo Hans Bühler 教授以《On the path to clinical pig organ xenotransplantation》为题,系统阐述了猪源异种器官移植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关键路径,并展望了基因编辑技术与免疫耐受方案的最新突破。

陈忠华教授深入解析《PERV-A & B 生物安全性研究》,通过详实数据论证了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ERV)的潜在风险及防控策略,为异种移植的生物安全性提供了科学保障。

潘登科教授在《异种器官移植的现状及临床展望》中,结合中国实际,分析了异种移植技术规模化应用的挑战与机遇,强调多学科协同创新对推动临床实践的重要性。
强化学术支撑
聘任国际智囊助力学科发展
会上举行了隆重的专家聘任仪式,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正式聘任Leo Hans Bühler 教授、陈忠华教授、潘登科教授为国际移植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三位专家的加入将进一步提升医院在移植医学领域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为学科建设、科研攻关及人才培养提供战略指导。



凝聚学科合力
多科室协同擘画发展蓝图
随后,医院OPO(器官获取组织)、肾移植、肝移植、心脏移植、肺移植及研究所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学科建设进展与未来规划。各科室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提出优化供体分配机制、提升围手术期管理水平、深化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等具体目标,展现了器官移植学科群协同发展的决心与行动力。
总结展望
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

会议最后,海医二院移植医学学科带头人、党委书记王毅教授作总结发言。他指出,医院的改革和学科整合之路势在必行。海医二院人应该要有时我不待的紧迫感,如果自己不优化,将来就会被别人优化,自己不整合,将来就会被别人整合。此次会议既是国际前沿技术的交流平台,更是医院移植医学学科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总结中,王毅教授对医院移植医学学科未来发展提出了六点要求。一是,移植医学学科作为医院优势学科要发挥引领性学科作用,通过加强研究和临床实践推动学科进步,进一步带动其他学科通过发展;二是,要做到同种移植与异种移植发展并重,相互提高,相互促进;三是,持续加强亲体移植工作的推进,让患者有更多的选择,减少器官等待时间;四是,要努力提升学科整体科研产出效率,争取取得突破性高水平科研成果,提高移植医学学科学术影响力;五是,加快推进国际移植科学研究中心的建设工作,为医院整体科研工作提供助力;六是,进一步推进学科间国际合作,服务国家战略,立足海南区位优势,打造面向东南亚的器官移植医学高地。
本次大会彰显了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移植医学领域的国际视野与创新实力,为学科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医院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患者需求为中心,为推动中国移植医学事业迈向世界一流水平贡献智慧与力量。
据悉,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5年上半年计划召开八场学科高质量发展大会,讨论学科发展、凝聚共识、破解难题、规划未来,整合学科力量,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文章链接:https://www.ehnjk.com/article/8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