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没意识到情况严重,现在想想还挺后怕的。”今年6月,因脑梗塞而两度昏迷的吴大爷,被紧急送往海南省肿瘤医院救治。该院急诊科为患者开启“绿色生命通道”,第一时间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放射科、介入科全力协同抢救。最终,由介入科专家实施急诊介入取栓术,经30分钟的努力,患者成功取栓,脱离生命危险,3天后出院回家。
图为牛惠敏(右一)及团队为患者实施手术
脑梗塞超6小时 严重可致残甚至死亡
海南省肿瘤医院急诊科主任张洁介绍,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等,表现症状通常为突然出现的口眼歪斜、言语不利、一侧肢体无力或不灵活、行走不稳、意识障碍等。
“脑梗塞一旦形成,对病人的治疗就要争时间抢速度,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把病人闭塞的血管疏通。”张洁说,脑梗塞往往病情凶险,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最佳治疗时间为发病后3小时内,闭塞超过6小时,脑细胞出现坏死,对脑组织将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如果坏死面积较大,功能丧失严重,可致残、偏瘫,甚至死亡。
图为张洁(右一)及医护抢救患者
介入取栓30分钟 脑梗塞患者获新生
张洁介绍,患者入院经CT检查排除脑出血后,结合患者病案讨论初判断为脑梗塞的,需第一时间结合患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类型、发病时间等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通常采取的治疗手段为静脉溶栓或介入治疗。
像吴大爷这样情况危急的患者,当时是采取了介入治疗。省肿瘤医院介入科主任牛惠敏在吴大爷的腿部开了一个米粒大的小孔,将纤细的微导管从股动脉插入,一直延伸到大脑血管中,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注入造影剂,造影显示:患者左侧大脑中动脉完全闭塞,通过溶栓微导管注入溶栓剂无法溶开,再使用栓支架导管,成功取出一个2mmX5mm的栓子。整个过程用时约30分钟,再次造影显示:闭塞段血管完全恢复正常血流。取栓后,吴大爷的意识逐渐恢复。
牛惠敏介绍,介入治疗已经成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较传统治疗方法相比,该技术拥有创伤小,取栓精准有效,局部溶栓用药量小,溶栓快且彻底,安全性高等优势,使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
脑梗塞呈年轻化 须早预防早送医
据了解,脑梗塞是我国高发疾病之一,是中老年人的“生命杀手”,但如今,脑梗塞已经逐渐“盯上”青年人,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而它的发生、发展,有很大原因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基础疾病有关,如不健康饮食与肥胖、缺乏锻炼、高血压、吸烟、酗酒、糖尿病、熬夜等。
“这些高危因素的存在,让脑梗塞成了严重影响老百姓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因此,我们不能光进行治疗,前期的预防是相当重要的。”牛惠敏说,对于已经具有脑梗塞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定期监测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疾病发生;对已发生过一次甚至多次脑梗塞的患者,或患有糖尿病等其他基础性疾病的人员,应给予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严重脑血管病发生;对已患脑梗塞的患者,要加强康复护理,防止病情加重。
牛惠敏表示,脑梗塞的救治过程就像与死神赛跑,多抢一秒钟,病人的生存就会多一分的希望。他提醒,一旦发现身边的人有疑似脑梗塞的症状,一定要紧急送医至具备脑卒中救治条件的专业医院进行系统救治。
据悉,海南省肿瘤医院自建院以来,借助急救科、介入科、放射科、神经内科等多个专业科室的优势资源开展脑卒中诊疗,在接诊、检查、诊断、急救治疗等各环节都有严格的时间控制,建立了高效运作、流程完善的救护模式,为脑卒中急症患者搭建起一条诊疗“绿色生命通道”,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本地区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同时,对脑卒中高发人群进行健康宣教、早期筛查、早期预防,可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和再次患病率,更好地为海南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文章链接:https://www.ehnjk.com/article/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