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精准医疗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整复外科紧跟时代步伐,将“3D打印辅助骨折术前设计”技术应用于临床,为骨折患者带来更安全、更高效的治疗体验。这项技术虽然不是医学领域的全新突破,但它凭借独特优势,正在让骨折手术变得更“聪明”、更“贴心”。今天,我们将为您介绍这项技术的三大好处,并通过两位患者的真实案例,带您感受它的实际效果。

3D打印机工作时
3D打印辅助骨折术前设计
1. 便于患者理解:手术方案“看得见”!
骨折手术对普通人来说可能既陌生又复杂,医生的专业术语听起来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而3D打印技术可以将患者的骨折部位以1:1的比例“打印”成一个立体模型。拿着这个模型,患者和家属可以清楚地看到骨折的真实情况,医生也能更直白地解释手术要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
就像拿到一张立体的“骨折地图”,您能明白手术的全过程,心里自然更有底。
2. 医生术前推演:手术设计滴水不漏!
对于医生来说,手术前的准备是成功的关键。有了3D打印模型,骨折的每一个细节都一目了然。医生可以在模型上“预演”手术,尝试不同的复位方法和固定方案,确保手术计划万无一失。
这就像给手术做了一次“彩排”,让医生在动刀前就信心满满,手术中的风险自然大大降低。
3. 内固定预选:手术时间大幅缩短!
传统手术中,医生需要在手术台上临时选择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材料,还要现场调整形状,这不仅费时,还可能影响效果。而通过3D打印模型,医生能在术前就选好所有内固定材料,甚至提前把钢板折弯、确定螺钉长度。
手术当天,一切按计划进行,时间大大缩短,患者也能更快离开手术台,少受煎熬。
案例一

一位42岁的男性患者因摔伤导致右足出血、疼痛伴肿胀,入院检查确诊为:右距骨粉碎性骨折。术前,我们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他的骨折模型,医生通过模型精准设计了复位路径和内固定方案。2025年1月22日,患者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接受了“右距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复查显示骨折复位良好,患者恢复情况非常理想。
案例二

一位51岁的男性患者因摔伤导致右上肢肿痛、畸形5天,入院诊断为:右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累及关节面)、右侧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累及关节面)、骨筋膜室综合征。术前,我们同样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了骨折模型,帮助医生详细规划了手术方案。手术中,患者接受了“右肱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游离皮瓣移植术+肌肉清创术”。由于术前准备充分,手术过程高效精准,术后患者肱骨骨折复位良好。但是这个患者还伴有严重的尺桡骨骨折,再次经过严密的手术设计后,患者二期再次接受了桡骨远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整复外科不仅配备有3D打印设备,更有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医疗团队。我们始终以患者为中心,用心打造每一台手术:
Ø 术前精准设计:3D模型让手术方案更科学、更可靠。
Ø 手术高效快捷:内固定预选,减少手术时间。
Ø 恢复更顺利:精准治疗,降低风险,康复更快。
骨折不可怕,关键在于科学的治疗方案。3D打印辅助骨折术前设计让手术不再神秘,让患者更安心、医生更从容。如果您或家人正在为骨折问题困扰,欢迎来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整复外科咨询。我们将用专业的技术和贴心的服务,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文章链接:https://www.ehnjk.com/article/8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