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超高龄患者复杂骨折救治难题,上海六院海口医院(海口市骨科与糖尿病医院)骨科团队近日交出亮眼答卷:一周内连续为100岁腰椎压缩性骨折、95岁股骨骨折、91岁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及90岁左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等成功实施手术。4位超高龄患者术后48小时内均实现离床康复,创下区域高龄骨科治疗新纪录。
案例一:百岁腰椎骨折 微创解除卧床之痛
今年100岁高龄的赵奶奶(化名)一周前起床的时候突感腰痛,活动受限。在家中卧床休养了一周症状未见改善,前来医院就诊。经诊断,赵奶奶第一腰椎骨折,同时合并有严重的骨质疏松。
据医生介绍,因为骨折导致的局部疼痛促使她没法正常的起床活动。长时间卧床又极其容易引发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很容易危及生命。
经诊断,该院骨科脊柱外科团队主任医师刘亦恒、主治医师钟海琳为赵奶奶实施了微创手术“经皮穿刺脊柱后凸成形术”。通过一至两根穿刺针,建立通道,再将医用“骨水泥”填充到骨折的椎体里,短时间内骨水泥会迅速硬化并粘牢骨折端,以达到迅速改善绝大部分疼痛的目的。术后回到病房卧床2小时左右,患者即可佩戴腰围下床活动。

医院骨科团队为百岁高龄的赵奶奶实施微创手术
“这相当于给坍塌的‘承重墙’注入‘钢筋水泥’。”脊柱外科团队主治医师钟海琳解释,该技术较传统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能促进患者更早下床活动,能极大地降低长期卧床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更适合超高龄患者。
案例二:为九旬肝移植患者实施高难度骨科微创手术
近日,上海六院海口医院骨科团队为90岁超高龄患者陈奶奶(化名)实施神经阻滞麻醉下左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据悉,陈奶奶因摔伤导致左髋部活动受限,经诊断为左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腰椎骨折L2,曾接受肝移植、心脏支架置入,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重症肺炎,ASA分级达IV级(麻醉风险极高),手术难度达国际公认高危等级。
面对挑战,该院副院长江潮胤、副主任医师邢晓伟联合麻醉科上海专家薛瑛主任团队采用超声引导下单纯神经阻滞为其进行麻醉,行左股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手术仅用半个小时完成。术后6小时患者即恢复自主进食,48小时实现床旁渐进式坐立训练,较传统术式减少70%恢复时间。
该术式通过“解剖复位-力学传导-快速康复”三重保障,使超高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降低,有效控制了肺部感染率,为复杂基础病患者提供了精准治疗方案。
“这类技术的成熟应用也标志着医院在超高龄复杂创伤救治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江潮胤表示。
技术创新引领救治水平提升
据了解,老年人摔伤骨折的危害极大,不仅可能导致残疾、丧失自理能力,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尤其是髋部骨折,已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因此,早期预防、规范化治疗和康复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作为国内老年髋部骨折救治标杆单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创立的“老年髋救治48小时黄金流程”已通过“管理+技术”双平移正式落地海口。
“以往80岁以上的骨折患者,大多选择保守治疗。”上海六院海口医院副院长江潮胤介绍,保守治疗往往意味着长期卧床,而卧床并发症导致的死亡率高达35%。通过引入总院技术,该院80岁以上手术占比已显著提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得到有效控制。
打造海南老年骨科创伤救治新高地
随着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优质医疗资源的引入,也显著提升了海南老年创伤救治水平。
作为海南省骨科医学中心、海口市骨科大专科联盟牵头单位,上海六院海口医院团队创新建立了“超高龄手术安全体系”,整合了骨科、麻醉、重症医学等多学科资源,形成“术前精准评估-术中智能预警-术后阶梯康复”全流程管理,提供标准化诊疗方案,让更多高龄患者“能做手术、安全手术”。
近5年,该院已完成75岁以上老年骨折手术680例,最高龄记录106岁,微创手术技术应用率达到85%。目前,该院高龄老人骨折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已缩短至8.23天,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让更多老年患者受益。
目前,4位超高龄患者均已转入康复阶段。“没想到这么大年纪做手术还能恢复得这么好。”患者家属王女士感激地说。

91岁老奶奶术后次日在家属协助下下地行走
院方表示,将继续优化老年骨科诊疗服务,攻关老年骨科技术,更好解决老年人“家门口”医疗服务需求,让更多高龄患者重获行动自由,助力健康海南建设。
专家提醒,预防老年人跌倒骨折至关重要,一旦发生骨折应及早就医,并积极进行康复训练,以减少并发症风险,提高生存质量。(许伟国)
文章链接:https://www.ehnjk.com/article/8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