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癌症患者不敢接受的放疗,怕痛的她做到了…..

每年4月15日-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2025年宣传周主题为“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癌症患者初诊时80%已处中晚期,但仅有20%-30%患者接受放疗。

宫颈癌作为全球女性第四大常见恶性肿瘤,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位居第二,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其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免疫,靶向治疗等。

80%癌症患者不敢接受的放疗,怕痛的她做到了…..
后装放疗示意图

其中,近距离放射治疗(也称后装治疗)是宫颈癌不可替代的治疗手段,尤其在局部晚期宫颈癌,但治疗过程中植入针的插入往往会给患者带来显著的疼痛和心理恐惧,许多对疼痛敏感的患者甚至会选择放弃治疗。

若患者放弃后装治疗很有可能会导致肿瘤进展、复发或转移,使宫颈癌无法治愈,丧失最佳治疗时机,为以后的治疗增加困难。

针对这一“痛”点,海南省人民医院放疗科采用3D打印技术,并联合麻醉科开展了全程无痛三维后装放疗,让一向怕痛的林女士(化名)舒适化完成放疗治疗。

“痛到发抖,我实在坚持不下去!”

今年33岁的林女士,在人生最灿烂的年纪被诊断为宫颈鳞癌局部晚期,宫颈肿瘤还累及膀胱,形成阴道膀胱瘘。尽管在我院妇科历经了多次化疗与药物治疗,但肿瘤对治疗不敏感,甚至愈发肆虐,持续增大,让她一度陷入绝望。

为控制病情,林女士转入我院放疗科进一步治疗,放疗科陈俊妮主任医师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其中放疗包含体外放疗和后装放疗。在后装放疗开始前,治疗团队就面临了一个难题——

由于林女士体内的肿瘤大、侵犯范围广,徒手插植难以精准覆盖病灶,更可能因剂量偏差损伤膀胱与直肠。

先进技术助力 3D打印技术

为精准定位肿瘤,我院放疗科团队采用最先进的后装放疗技术——3D打印组织间插值后装放疗,为林女士“私人订制”与肿瘤形态完美契合的治疗模板,确保辐射精准狙击癌细胞,同时最大限度保护正常组织,在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和治愈率的同时,明显降低骨髓、膀胱、直肠急性及远期放射性毒性反应。对于侵犯范围较大、不规则形态肿瘤能实现良好的剂量覆盖,有效降低危及器官剂量,提升疗效、降低副作用。

经过前期的体外放疗后,终于到了林女士做后装放疗的日子。然而,治疗过程并未如想象那般顺利……第一针插值针带来的剧痛,已经让她全身发抖,无法忍受,“医生,真的太痛了,我实在坚持不了,我想放弃了。”

陈俊妮主任医师立即停止了治疗,并安慰林女士:“你现在还年轻,如果因为疼痛放弃就太可惜了。顺利完成后装放疗,能大幅度提高治疗效果,我们希望每一个患者都不要放弃。你先别急,我们团队再想想办法。”

破局时刻 全程麻醉开启无痛治疗之旅

考虑到林女士现在对疼痛有巨大的恐惧感,且对治疗已经产生了抗拒心理,实现全程无痛治疗才是最佳选择,而3D打印组织间插植后装放疗的麻醉看似简单但潜伏着巨大风险,患者一旦有药物反应如呕吐等就可能发生窒息等意外,需要团队具有丰富的经验。

为解决林女士的“痛点”,放疗科立即邀请麻醉科主任吴多志进行现场评估指导,“放心,我们可以做。这是技术与人文关怀的双重突破!”吴多志主任坦言,林女士也欣然同意继续接受后装放疗。

再次躺在治疗床上的林女士依旧十分紧张,表情焦虑,双腿颤抖。陈俊妮主任耐心地安抚她:“别害怕,这次你睡一觉我们就完成治疗了。”

放疗科治疗团队迅速完成体位摆放、开放静脉通道、心电监护等准备工作。随着麻醉科主治医师朱文娟将麻醉药物缓缓推入,林女士很快便安心地睡着了。经验丰富的陈俊妮主任医师带领团队充分评估患者局部肿瘤病灶情况后,进行施源器置入,一气呵成,精准完成了插植针对肿瘤组织的置入过程,治疗顺利进行。

林女士醒来时治疗已完成,“全程一点都没感觉到疼,也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就像做了一场梦。以后做这个后装放疗我不再害怕了,谢谢海南省人民医院。”她哽咽道。

无痛后装放疗的开展,让宫颈癌患者从“谈后装而色变”到轻松实现全程无痛治疗,为无数因疼痛放弃治疗的患者点燃了希望。未来,海南省人民医院将持续创新,让更多患者实现“舒适抗癌”,在抗击病魔的路上,让温暖与希望永远同行。(刘银银)

文章链接:https://www.ehnjk.com/article/9003.html

(0)
上一篇 4天前
下一篇 4天前

相关推荐